大學生在面臨大學生活中紛繁複雜的問題,而又沒能得到足夠關注和及時解決的情況下,容易誘發心理危機極端事件。為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和危機事件的預防和幹預工作,提高我院應對心理危機的幹預能力,減少和避免學生因心理問題而引發的嚴重傷害事件,12月6日下午,我院在1103教室舉行了“Question,Persuade,andRefer”的專題講座,特邀華東政法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高校心理咨詢協會副會長張海燕教授主講,全體本科生、研究生學生幹部聆聽了本次講座。

講座中,張教授對“QPR”即“提問,勸說,轉介”進行了闡述,随後,用一個真實案例引出“Ask a question,save a life!——問一個問題,拯救一個生命!”的觀點,循序漸進的将同學們的思維帶入今天的講座主線——“**危機的幹預”中。張教授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利用從事大學生心理危機幹預的理論研究和權威的研究數據,以生動活潑的形式、深厚的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精辟而專業的分析了一系列有關**危機的内容,比如我們對**傾向的誤解以及如何識别**危機的信号。大學是一個從學校向社會轉型的跳闆,很多同學由于壓力大、焦慮、憂郁、迷茫等心理問題會有**傾向,大學生輕生現象也屢見不鮮,我們應該對此問題高度重視,關心自己,關愛他人,将一切不良影響扼殺在搖籃裡;營造一個奮發向上、歡聲笑語、書聲琅琅的大學生活。最後,張教授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一個人所擁有的資源和支持者一定比他意識到的多得多。”給這次講座畫上了圓滿的句号,這句話也将激勵着同學們在大學生活中找準目标,努力前行。
本次講座不僅内容豐富、貼近實際,張教授還時常與學生互動,使在座學生對心理問題的識别和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和理解,講座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還有效增強了我院學生的心理危機識别和幹預能力,強調了科學應對心理危機事件的重要性,為構建安全、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為提高我院的學生心理素質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撰稿:趙小丫)